青少年近视防控 和近视“斗智斗勇”的妙招都在这儿一定得看看
来源:开云kaiyun登录网页 发布时间:2024-07-01 23:32:36
我国是近视大国。有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我国近视人数已超过6亿。说到近视,很多人都认为,“这不是小朋友的问题吗?”。其实,各年龄段的朋友都少不了和近视“斗智斗勇”。
形成近视的重要的因素有两个:一是遗传因素,二是外因。遗传因素主要影响有高度近视家族史的儿童青少年。而外因主要是高强度的近距离用眼,这是造成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高发的根本原因。当今社会,家长对电子设备的管控不足,孩子自控能力又弱,往往一看就很长时间,这促使了近视的发生发展。
有两点要强调。一是近视可以“自愈”吗?答案是“不可以”。近视之后,眼轴会变长,这个改变是不可逆的。二是近视可以“被治愈”吗?答案也是“不可以”。目前的医学治疗方法,只可以通过光学矫正(配戴眼镜等)让孩子获得良好的视力,但却不能改变眼球已发生的结构改变。因此,家长一定要树立“预防为先”的理念,定期带孩子去检查眼睛。
第一是配戴框架眼镜,这是目前较为普遍的矫正方法。第二是配戴角膜塑形镜,即OK镜,它能起到某些特定的程度延缓近视发展的作用。但要强调的是,配戴OK镜需要经过医生严谨的评判、全面仔细的检查和适当的佩戴才能完成。第三是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,用于延缓或控制近视发展速度。建议家长带孩子到正规的医疗机构,经过医生的综合判断,来选择比较适合孩子的近视矫正方法。
很多家长认为,戴眼镜使得孩子的近视度数越来越深。这是认识误区,光学矫正不会额外促使近视的发展。正确配戴眼镜的情况下,近视度数增高主要和近视的发展有关。在儿童青少年时期,人的视功能正处于快速地发展的阶段,如果用眼不当,近视会不断加深,而及时配戴合适度数的眼镜,能够得到清晰视觉,延缓近视的发展速度。
大部分人在成年之后,近视的程度就会稳定下来,度数不会再加深了。但有少数人在18岁到25岁之间,因为过度用眼等原因,近视度数可能会增加一些。到35岁以上,近视度数还有增加的话,就要去了解内分泌的情况,排除甲亢、糖尿病等疾病。成年人也要注意用眼卫生、按时进行检查视力。
隐形眼镜这类产品若经过合理选择、规范配戴、定期复查是安全的。正确配戴隐形眼镜的要求是全面细致的检查、规范的验配和定期的复查。
近视矫正手术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。第一种是角膜激光手术,它的原理是通过激光把角膜削薄一点,来改变眼部的屈光状态进而达到矫正近视和散光的目的。目前用于近视矫正的激光有准分子激光和飞秒激光。第二种是眼内晶体植入手术,它适合高度近视或角膜偏薄等不宜进行角膜激光切削的近视患者。
近视矫正手术有严格的适应证:患者年龄要求18岁以上,近视度数稳定,进行角膜激光手术的患者,近视度数不超过1000度,进行眼内晶体植入术的患者,近视度数要不超过1800度,散光矫正在600度之内。
很多人进入老年之后,感觉近视的度数减轻了,这是一种错觉。老花眼是人体生理上的一种正常现象,是身体开始衰老的信号。随年纪增长,眼球晶状体逐渐硬化、增厚,而且眼部肌肉的调节能力也随之减退,导致变焦能力(看近调节力)降低。因此,当看近物时,由于影像投射在视网膜时无法完全聚焦,看近距离的物件就会变得模糊不清,这时候需要戴一副老花眼镜(即正度数的凸透镜)。而近视是看远不清楚,越近看得越清楚,因此就需要戴一副近视眼镜(即负度数的凹眼镜)来帮助看远,当进入老年有了老花,看近时戴上负度数的近视眼镜反而不清楚,需要拿下眼镜或者是度数减低的近视眼镜(减去老花度数)看近处才能看清,这就引起了好像近视减轻的错觉,但其实近视度数并没有变化,看远时仍然需要戴原来的近视眼镜。
严格的说,是患有近视的人,不容易出现老花的症状,但老花眼是人体衰老变化的一种表现,每一个人都会经历,由于年龄增加而导致晶状体调节力减弱,发生看近模糊、疲劳的症状。老花的程度与年龄大小有一定的规律,年龄越大,调节力越差,看近就越模糊、费力。大家所说的年轻时候视力好,通常是指轻度远视眼患者,老花眼出现要比正常眼早,而近视眼患者出现此症状会比正视眼或远视眼晚些。
眼底照相是一项重要的眼科检查。眼底最重要的包含玻璃体,视网膜,视神经,黄斑区等结构。当眼底患有疾病时,相应的结构及其颜色就会发生相应的改变,眼底照相是把眼底的病变和当时病变的程度及范围记录下来。高度近视眼底病变是由高度近视引起的眼底视网膜疾病。目前来说,600度以上的近视叫做高度近视。随着眼睛度数的加深,眼病的发病率也越高。正常人的眼轴为24毫米,许多高度近视患者的眼轴超过24毫米。高度近视随着眼轴的增长,会拉伸视网膜,导致出现豹纹状改变、格子样变性、视网膜裂孔等,最终可能会引起视网膜脱离。此外,高度近视可能伴随出现视网膜劈裂和眼底出血。因此,高度近视最好每半年检查一次眼底。如发现有高度近视眼底疾病,应及时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