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利率高达40%AI眼镜的隐形巨头浮现!
来源:开云kaiyun登录网页 发布时间:2025-01-28 19:12:53
消费市场悄然回暖?根据最新社零数据显示,11月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了44.27万亿,同比增长3.5%,环比增长0.16%。虽然这个增速看似平淡,但请别忘记,10月份的社零增速更是达到了4.8%,明显好于今年上半年。通过观察消费电子ETF(159732)的表现,自2024年9月20日至今,净值累计增长达36.29%,其表现不遑多让,甚至和半导体科技基金不相上下。
消费电子ETF(159732)覆盖的企业如立讯精密、京东方A、韦尔股份、TCL科技等均在近期取得了良好的业绩。无疑,除了传统消费领域,新的消费场景不断涌现,对整个大消费行业展现出强大的驱动力。其中,AI眼镜无疑是一个亮眼的典范。Meta(前Facebook)推出的一款AI眼镜在上市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便销量超百万台。近期,国产品牌【闪极】紧跟其后,推出了首款AI眼镜,摄像头像素和电池容量均超越Meta,且预期年出货量高达50万台。据预测,到2029年,全球AI眼镜年销量有望达到5500万副,到2035年,这一数字更是预计猛增至14亿副!
面对如此丰厚的市场,各大科技巨头如华为、百度、字节跳动、小米等纷纷入局,竞争格局一片热闹。在这个背景下,曾经以“角膜塑形镜(OK镜)”闻名的市场龙头——欧普康视也开始行动,难道之前面对“离焦软镜”的挑战,现在又要被AI眼镜威胁?其实未必如此。
首先,早在2021年,欧普就已参股了【汇鼎光学】,而此公司正是与【闪极】合作开发AI眼镜专属镜片的背后推手。到2023年,欧普康视在汇鼎光学的投资额已达到7300万元,成为其第二大股东,持股票比例达到20%。对汇鼎光学的了解能得出,这是一家优秀的国产眼镜制造商,早在2021年被欧普收购时,就被定位为眼健康服务解决方案的供货商,未来发展的策略明确——注重研发创新和功能性镜片的提升。这几年,汇鼎光学给予欧普康视的投资收益相当可观,且未出现亏损,表明其镜片业务的增长潜力。
其次,欧普康视近期推出的“硬性巩膜接触镜”,这款上市不久的高端视力矫正产品,不仅功能强大,而且佩戴时不接触角膜,透气性更佳,特意针对高度近视、散光及角膜问题的成人用户。这一策略,有望弥补以往OK镜市场的竞争压力。
短期来看,高端消费的回暖并非一蹴而就。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2024年11月,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长仅0.2%,环比增速甚至有下滑迹象,这说明我们国家消费依旧主要依赖于量的提升。高价产品的需求疲软,无疑对欧普康视业绩的恢复形成了约束。
从中期来看,我们应该关注两大逻辑。欧普康视的现存业务大致上可以分为老产品(如角膜塑形镜)与新产品(如AI眼镜、巩膜镜等)。老产品目前在国内市占率超过20%,其中收入占比超40%,但由于行业内的挑战,收入却出现下滑。未来老产品能否继续抵御市场之间的竞争、避免因“集采”而带来的风险,可以让我们重视。而在新产品领域,虽然欧普康视积极布局,但公司自研能力相对薄弱,2023年研发投入仅7300万元,占销售费用的比例也不到十分之一。
从长期来看,聚焦公司合理价值至关重要。近来,消费回暖和AI眼镜的热潮推动下,欧普康视的市盈率已攀升至近一年新高。这是否意味着公司业绩被高估了呢?若仅从当今表现来看,业绩的未反转将难以支撑高估的市盈率;而与同样遭遇困境的其他公司对比,欧普康视的最低市盈率则保有底线,因为在低负债情况下,公司的经营价值依旧受到认可。根据2024年三季报数据,欧普康视的净利率高达40.45%。这项数字表明其产品的盈利能力毋庸置疑,尽管面临巨大挑战,其价值内核依然存在。借助参股公司,欧普康视可望在AI眼镜的风口中有所作为,但横跨消费与医药两个行业的业绩反转,还需时间的验证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